首页 >> 内涵共建与发展 >> 学校课改突围 >>新课堂模式解读
详细内容

新课堂模式解读

一、新课堂的教育价值

新课堂是新课改理念落地的重要载体,它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地位,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师生关系,由以师为主转向以生为主,为教师引领学习的学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抓手和途径,真正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育理想。

二、新课堂的基础认知

新课堂通常包括这样几个组成部分——学生个体的自学、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学习成果的展示以及最后的检测反馈。当然,这样普适的组成部分不是固化不变的,具体到每个学校,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师和班级都是不同的,当然它跟具体的课时也不是一一对应,需要老师根据学情进行细化设计。

1、新课堂的时间分配

新课堂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如有的学校在改革之初,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把课堂从时间上进行了划分为10+30+5。学生在课堂上用10分钟的时间预习,然后放手发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30分钟,老师的点拨时间为5分钟。

具体操作如下:

课堂前段10分钟:进行组间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相同的不重复提出。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所用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但又要让各小组充分发言)。
  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
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布置作业。公布或分发新的预习提纲。

2、课堂操作细则

新课堂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话语要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听全面;教学手段要先进适合,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易记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得快。

(1)   三大模块:自学——展示——反馈

自学——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课堂展示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例如:语文课型操作步骤: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学、展示、反馈”三个模块具体操作:

自学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创设师生互动的平台,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预习课,解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预习的时间根据文章篇幅的长短而定;

预习的保障措施可以通过建立预习笔记来解决,让学生把预习的成果或提出的有价值问题认真仔细的整理在预习笔记上,学习组长做好督查,教师做好抽查,并提倡用双色笔做好标记,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对于形成知识网络、复习归纳都有一定的好处。

教师是以一名平等的和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自学之中,自学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备课的过程。自学的过程,教师必须参与其中,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激发出潜藏于学生身上的内发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通过诸多形式,师生交流学习体会,生生参与问题评说,重在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方法。

展示是课堂的灵魂,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

展示的步骤:

1.回顾检测,明确本节目标;

利用侧黑板,检测AB组,了解自学效果;

展示目标由学生提出,教师补充;

展示内容中的有价值信息板示于前后黑板,同步进行;

2.对文本内容的分析;

通过学生预习时的收获,结合语句、语段、主旨等,各自谈出自己的理解;

单个朗读、多人配合读、辩论等,注重结论得出的过程;

3.对文本的提升;

结合文本的小写作;

唱、演、画、舞等多种艺术化手段形式的介入;

4.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当堂反思,掌握知识;

互相提问或“专家组”出题,实现语文课堂“人人参与,人人精彩,人人达标”的目的;学生的动应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始终。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以学促教。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勇于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只要敢想就要敢说,也只有敢说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敢为,努力去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强者”。

5、反馈

反馈目的:实现弱生的保底,优生的拔高;或者说解决“弱生吃饱,优生吃好”的问题;

反馈作用:构建单元网络,实现知识查缺补漏,达到能力的提升;

反馈形式:自我反馈;利用小组长检查;科代表检测;教师抽测;更多的是利用各班的帮扶对子,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

反馈课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别,实现“语文无弱生”“人人过关”的目标。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