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程红兵讲语文

【语文教学招术】

第一招:每课一诗,每月一书,每周一篇书摘笔记,每月一篇读书笔记。

第二招:每日必修作业——收看《焦点访谈》。

第三招:教给学生们思维的方法,让孩子们也学会“抬杠”。

第四招:三年研究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写一篇研究论文。

【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挑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正式颁布,比之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它仍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但我以为它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曾和课程标准的编写者谈起,我最担心的是:《语文课程标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不能实际转换为现实的功效。倘真如此,那实在令人痛惜和遗憾。

《语文课程标准》的文本要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功效,也就是说文本要实现现实转换,主要有赖于语文教师。因为是我们每天面对学生,是我们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没有我们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再好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文本只是文本。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挑战,思想的挑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既然要培养个性,当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实在太多,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解读方式,统一的练习,统一的试题,统一的答案。统一的教学如何能培养出有个性差异的人呢? 我们能否突破我们现有的思想框框,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否设计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能否阅读不同的文章,对不同的学生能否布置不同的练习、测试不同的试题,等等。思想观念是虚的,其实也是实的,它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可以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举动都是思想的折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孩子们在多样性的语文活动中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

其次是对习惯的挑战,对旧的教学习惯的挑战。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模式,这些方式方法简便易行,很容易操作。如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学生练习,当时知道结果,小结。又如串讲法,沿着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依次讲来,娓娓而谈,且常常因此自鸣得意。此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把上述问题转换成一连串的小问题,上语文课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这些都是我们许多语文老师日常操作的,是我们所驾轻就熟的。这些习惯教法的问题所在,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感性层面,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果我们依然沿用我们习惯了的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那么新的语文课程思想、课程目标只是标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口号。语感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培养? 语感就是语言直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学、文化作品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达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第三是对自身文化积淀的挑战,对自身学养的挑战。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师自身的学养、自身的文化积淀。现代教育家夏?D尊先生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曾说过:“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光,故能令人敬仰。”(引自丰子恺散文《悼夏?D尊先生》)李叔同先生的人格是深厚的学养为基础,所以他有佛光,他有一种让学生深受感染的人格魅力。我们有吗? 扪心自问。

【语文教育感言】

1.所谓人格教育就是教育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所实施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的社会活动。所谓语文的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这一活动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心得的过程中,实现健康人格塑造。

2.现代语文教育在重视语文能力开发的同时,注意人的发展,防止语文教育的失横和异化,这是世界语文教育改革的共同课题,也是整个世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崛起于本世纪的人本主义教育作为对传统教育只重知识传授、搞机械操练的反叛,倡导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重视人的价值,强调社会文化应该尽其所能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与健康人格的实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持久而广泛。

3.从语文学科本身来看,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其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换句话说,也就是语文教学要真正完成自己的目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培养人,必须发展学生的人格。这是为语文教学的性质所决定的,语文教学依托于语言,语言的性质决定了语文的教学性质。

4.要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必须明确语文人格教育的目标,语文人格教育目标可从二个维度来考察,一是终极目标,一是具体目标。终极目标就是人格完善,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人格完善,才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坚持终极目标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应把它置于语文教育目标体系的最高层。

5.语文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自主意识四个方面。

6.语文人格教育的认知目标从广度看,包括耳、口、目、手、体、脑,耳、口、目大致对应于听、说、读,手则既包括使用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包括使用计算机表达意思的能力,后者及体态语言是以往所忽略的,脑则是思维认知结构,通过发展汲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来发展人的席位认知结构。从心理特性层面看,认知品质主要包括认知的客观性、批判性、条理性、创造性。

7.情感目标主要包括爱真、爱国、爱人、爱美。从心理层面看,包括情感的稳定性、紧张性、丰富性。

8.意志目标从所包括的内容层面看,作为学生而言,主要包括学习、工作事业、自我修养方面的意志。从心理特性层面看,意志具有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坚持性、进取性。

9.自主意识目标是自我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体验和调节控制的心理活动的模式,包括自知性、自主性、能动性、整体性。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