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涵共建与发展 >> 文化立体构建 >>陶西平:改革发生在课堂上————关于课堂文化建设问题
详细内容

陶西平:改革发生在课堂上————关于课堂文化建设问题

我今天只就课堂文化建设的问题谈一点看法,供大家研究的时候参考。课堂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效能的一个重要途经。我今天主要就两个问题谈点看法:第一、课堂与课堂文化;第二、课堂文化建设。

第一,想谈谈课堂与课堂文化。

首先谈谈课堂,课堂是我们最熟悉的,但我们现在所讲的课堂可能有两个不同的领域来研究。一个课堂就是指的当代课堂和未来课堂。我们现在研究的课堂主要就是研究当代的课堂。因为未来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样还很难讲。第二、课堂概念是小课堂和大课堂,我们现在所讲的是大课堂,包括社会大课堂,我们要研究广阔天地都是课堂,所以这个时候这个课堂所研究的范围就广了,所有涉及教育、可以进行教育的地方都是课堂,或者说世界就是一个课堂,那是个大课堂。但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小课堂,就是我们还在传承我们文化的最基本形式的这个课堂,所以我们恐怕要先对课堂有个界定,否则课堂的边界界定不了,课堂问题也就比较难研究。

现在的课堂,重要的特点是规范性跟随意性相结合的地方。我们的课堂首先它是很规范的。它规范在哪里?第一是我们所研究的课堂,它是有相对稳定的空间的,基本是以教室,或者以班级教室或者以专业教室为主的,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第二是有相对稳定的人群,不管是固定的班级还是选修的班级,人群是相对固定的;第三是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有上课的时间,不管上课时间长短还是有所变动;第四是它有相对明确的任务,也就是这个课是要干什么的,这是什么内容的课,这样的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以我们现在研究的课堂是有规定性的。

但是,我们现在研究的课堂随意性也很大,它的随意性一方面表现在一节课上面的教学设计是没有严格的规定性的,除了少数地区把课堂教学的模式已经固化了之外,多数课堂上面的课堂设计还是没有极为严格的规定性;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就是教学过程也可以有不同的安排,没有一个明确的确定的教学过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师作用的权威性,目前课堂当中还是教师作主,教师说这堂课怎么来进行,因此教师的权威性决定了教师的随意性,因为他可以作主,所以课堂上怎么进行的是由他作主以后形成的,但最后教学效果的难预期性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很难预期一定达到什么效果,有的时候你预期的效果实现不了,而有的时候非预期效果反而很明显。所以,我想我们现在的课堂可能是一个规范性跟随意性相结合的这样一个课堂。

我们所研究的课堂文化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课堂里面所形成的文化。我想这种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学校文化的基础载体。这个课堂文化跟学校文化一样是在课堂当中、师生的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或者说是理念、观念,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所体现出来的学习方式的一个总和,也就是师生的这种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的一种集中体现。在不同的课堂里,在日本的课堂里体现出了那样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课堂里体现出了这样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因为文化就是集中体现一个价值取向——你要什么?你追求的是什么?而课堂文化是学校价值取向在课堂活动当中的体现,所以它是学校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占的时间是最长的。课堂文化怎么形成?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形成的。一旦形成这种文化之后,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基本上都来遵循,所以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的一个体现。

我们觉得课堂教学的水平是学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集中体现,尽管学校教育水平并不完全体现在我们所讲的小课堂上,但是课堂教学的水平以及学校教育水平最重要的体现领域,而课堂文化又是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集中反映。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我们讲的学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更重要地应该重视学生每天在学校里度过主要时光的课堂文化。

我们国家课堂文化的现状可能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我们的课堂文化建设是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的,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我们经过了二十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课改,就是新课改的推进使得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课堂文化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应该说课堂文化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在课题研究和研究课上更明显,也就是我们已经探索了不少新的课堂文化建设的思路。比如说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学互动性的增强、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比如说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合作性学习的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加强;比如说个性化学习的探索、有效教学的研究、同课异构的研究等等,同课异构研究就是模式多样化的研究等等,这些新的文化因素应该讲在课堂上,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课上已经体现出来了,所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给我们整个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生气。

目前课堂文化建设当中也存在着问题和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新的情况是在课改推进过程当中出现的。比如说一个问题,课堂文化建设并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现在我们普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对于课堂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够。

关于课堂文化建设的研究大概有几条跟学校文化相关,第一个比较重视概念比较忽视内涵。我们提法很多,现在各种各样的提法已经使我们目不暇接了。许许多多的文章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概念。最近也有同志讲这些新概念的提出最后可能使人脑变得麻木,就是使人变得愚蠢而不是更聪明。因为概念提的太多了,大家都用这些不明白的概念来讲本来应该很明白的问题,反而把人变得糊涂了。我们现在讲概念很多,但是真正研究概念的内涵特别是研究概念内涵的实际体现比较少。重视硬件忽视软件,学校文化建设对于环境是比较重视的,硬件比较重视,但是忽视软件。重视课外忽视课内,相当一部分的学校文化建设是着力在课堂之外的各种校园环境,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学校的制度建设当中,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要素,但是在课堂里面很少感受到学校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所以说看课外很民主、很活跃、很有生气,一进入课堂又是死死板板、教师专制、作业负担严重,课内和课外反差很大。有的学校一介绍学校文化就是介绍课外文化,实际上学校的重头戏课堂文化研究的不多。

第二个问题,目前学校领导难以有精力研究教学,更难以走进课堂来关注课堂文化建设。学校领导处在应付的状态,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真正研究教学,更难以走进课堂、研究课堂文化建设的问题,这也是课堂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的问题,大环境的改变校长还可以关注一下,而真正课堂的研究确实做的不够。

第三个问题是传统的质量观与由此形成的教学模式仍然在课堂教学当中占着主导地位。所以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研究课跟常态课存在着比较大的反差,在研究课上生气勃勃一片新气象,而常态课还是老样子,新的课堂文化并没有形成,并没有形成一种新的文化。

两个障碍:一个观念障碍,一个体制障碍。观念障碍摆在这儿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是体制障碍,就是现在我们不得不进入应试体制当中。这两者阻碍着我们新的课堂文化的形成。

第二,再谈一谈关于课堂文化建设的问题。

我觉得课堂文化应该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为文化就是价值追求,课堂文化就是我们课堂的价值追求,我们课堂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应该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的,应该是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的,应该是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所以建设新的课堂文化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共处、互动、合作、自主、探究的一种课堂氛围,这样使课堂活起来,赋予课堂以生命。因此我觉得我们研究课堂文化建设需要关注四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目标的基础性;第二个是理念的人本性;第三个是价值的导向性;第四个是模式的多样性。

首先是目标的基础性,我最近多次谈这个问题,我们做基础教育的人大概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你要做基础教育,但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已经不是在做基础教育,不知道在做什么教育。基础教育的课堂文化建设不能够偏离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不能够脱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就是给人的一生打基础的,因此对于你的评价就是你是不是给他人的一生打好了基础。现在社会对于基础教育的议论是很多的,意见也是很多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条,就是我们是不是给孩子打好了他应该打好的基础这一点上,大家对我们基础教育并不是很满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这里先突出了一个“精简”和“精选”,强调了一个“基础”和“基本”,我觉得这反映了对基础教育任务的明确的规定和清醒的认识,规定的就是内容要力求精简,要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我觉得我们的教科书是决定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教科书来体现的,而教科书的要求就是这个东西,它把基础教育的内容把握地很准。

基础教育的课堂文化建设一定要服务于抓基础,基础教育的创新不能够只是加法思维,必须要有加有减,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加法思维,就是所有的创新都是在现有的内容当中往上加、不断地加,所以提法越多加的就越多。现在老师在准备一节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多少种提法、有多少种模式,这样不断来做新的尝试,这样就是用一种加法思维来推进教育创新。

到底打好什么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它提出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品质,这是做人的基础;一个方面是智力,这是做事和他继续学习的基础;一个方面是体质,也就是品德和智力的载体,也是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基础。实际上,在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目前的教育改革有一个趋势就是回归基础,就是发现现在学生真正应该打好的基础没有打好,我们的课堂文化建设应该重视基础。

那么在课堂文化建设当中如何重视这个基础性呢?我觉得作为我们基础教育来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基础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因为习惯是基础素质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叶圣陶先生讲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基础教育说实话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从我们讲的课堂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培养好习惯来讲,我们的习惯可能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反应倾向;一个方面是思维习惯;一个方面是行为习惯。也就是我们的课堂文化建设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培养。

课堂文化建设应该通过培养各种好的习惯来体现我们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这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我们课堂文化建设应该体现理念的人本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这儿讲到以人为本的时候强调两个东西,一个是学生为主体,一个是关心每个学生。

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学生当成手段。课堂文化应该坚持对人的尊重,应当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动感,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些是多年来我们研究的很有成效的,我们听一节课基本上可以看到学生非常活跃,但是常态课往往不是这样。卢梭讲过一句话,“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

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资源、也是动力的资源。在课堂上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教师应该仅仅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在这儿我们提到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能有三个互动:

第一是师生互动,这是我们普遍关注的。师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然后推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这体现现代教育的民主思想。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日本我们看到他倡导老师矮下来,老师按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来讲问题,而不是老师居高临下的跟学生互动。

第二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目前研究课比较倡导的,合作学习比较倡导的,同学之间的互动。传统的互动观强调师生互动,我们现在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

第三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这三者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所以还是要改变教师享有话语霸权、学生在课堂失语这种现象,引导学生静心地听、认真地想、放开地讲,教师要善于挖掘对话出现的新意,来创造生成性教学。现在的老师生成性教学是比较少的,我教了三十年书才出来的,我认为教学过程当中的生成性教学是最重要的,现在的研究课往往事先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完整的,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再加上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是你事先编排好的,所以一节课老师变成了信息技术使用奴隶,因为一个环节没走通,下一个环节就用不了,必须得往下走,所以生成性的东西就非常少。

第三是价值的导向性。这个问题是现在有争论的问题,也是现在比较削弱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学生的智能开发方面,我们让学生随便讲、敢于讲,但是讲完了以后又有一个价值导向的问题,这两者如何处理,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一个问题。目前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我们有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就是我们强调的核心价值观,但是也有我们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价值观有跟主流价值观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西方的价值观大量存在,封建的价值观甚至有一些殖民地的价值观也开始存在,所以现在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了一种多元化的现象。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再加上青少年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造成我们现在青少年的一种多重人格的现象,这种多重人格的现象使我们感到最大的困惑,一种就是学生行为的无常性,就是他有的时候可能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爱国意识,但有时又表现出非常缺乏的法制意识;有的时候可能做出一件很感动人的好事,有的时候也可能做出一件让你感到非常头疼的不好的事情。这就是无常性。第二是学生发展当中的智德分离,他的智力发展跟品德发展往往是隔离开的,并不是智力水平的提高和品德水平同时增长。第三是学生发展当中知行分离,学生说的很好,但是做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回事。学生道德增长跟年龄增长的负相关,现在不是学生越大道德越成熟,而是越大越滑坡,小孩子比成人的道德观更强一点。这些问题都出现了一种值得我们忧虑的问题。这种现象既是社会价值观多元性的折射,也是青少年心理特点在特定时期在这个年龄段的反映。这两点现在混在一起了,给青少年带来困惑,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需要破解的难题。

社会变迁对青少年价值观提出了积极因素,但是也有值得关注的变化。从目的性价值来看,目前青少年的价值观从过去对社会价值的重视开始转向对个人价值的重视,过去比较多的是重视社会价值,对国家的贡献、对人类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现在更多的是对个人发展的关注的;从工具性价值上来看,能力价值的内涵有很大变化,过去什么叫做能力——勤奋、能干、真诚,认为这些是一个人发展过程当中特别重要的能力。但是现在这些开始淡化了,强化人际关系、自我宣扬,现在什么都要考,公务员考试、招工考试,考的时候就要讲自己好,不讲自己不好,甚至粉饰、欺骗,病态心理也开始萌生,所以能力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揭示了现代教育肩负的重大使命,要引导当代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由此进行相应的教育变革。

有人说你这样讲实际上脱离社会现实,我们应该看到教育本身就是价值引导、价值创造的过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在促进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反过来影响社会价值认同的良性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我们现在讲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两个提法我们经常混为一谈,实际上现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一定能够划等号,也就是说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倡导的不一定能够成为社会的主流的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施教,如果在下一代身上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他们的心灵当中,将来他们才可能进入社会和影响社会,使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以我们学校在各种学习活动当中特别是在课堂当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有一件事情给我们启示,去年新上任的新加坡教育部长,他提出新加坡未来二十年的教育将以价值为导向,培养有价值观和有竞争力的新一代国人。他给我们一个提示,我们原来已经讲了我们要从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他现在提出了要从知识和能力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就是我们整个的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为主。他认为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就是要让学生有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这是我们所讲的道德品质;第二是道义价值,培养学生在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尊重、负责和关怀赏识他人;第三是培养公民价值,培养学生有知识在国内有难能够奋起捍卫祖国的价值。现在强调以价值为导向,他说原因是经过调研以后社会各界都认为,新加坡的教育缺的是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尽管我们可以用许多社会现实作为我们难以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理由,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还是永远不能够放弃我们的这个职责。刘延东同志讲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价值,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承认多元但还是要立主导,承认多样但在多样当中还是要谋共识,我们还是要坚持引领。我们现在讲的核心主义价值观,我觉得这些东西应该作为我们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我们的学科建设当中去。如果我们的文化本身就是我们前边所展示的那些教室里边所贴的东西,我们的价值取向如果就是那样的东西,我们就很难讲我们有一个好的课堂文化。

但是我们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又不是一种声音的灌输。美国学者拉斯说了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个人的价值观行事,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抓住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要让学生在内部的道德冲突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反对公式化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反映了两个意思,一是学生重视价值观教育,二是价值观教育重视方式,不能说教死板教育。

第四是模式的多样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出的局面”。我们现在探讨模式,但是现在模式探讨当中有一种倾向也值得注意,第一,我们探讨了一种模式就认为这是在我们的模式园地里边有了一株鲜艳的花朵,不要以为这种模式就推广到所有领域去都用这种模式,我想我们的模式已经不是当年推广苏联教学模式,当时的推广是所有课堂每一节课都是五段教学,上来教学然后组织提问、然后讲课、然后复习巩固、然后布置作业,我们现在考虑的是多种的培养模式。

总体来看,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的三个原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目前在研究课上大家研究的很透了,但是我们还是想能够在常态教学当中真正的贯彻这样的精神。

学生从一种接受型的教学向质疑型的教学转变,我们构建一种课堂上的思辨文化,课堂变成思辨的课堂,学生变成质疑的人,总是提出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我们课堂当中提出以问题作为纽带,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以致学生能够从这儿跳到那儿。有人问我,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我说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应试教育就是把学生教的没有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讲到最后就问大家还有没有问题,学生说没有,老师非常高兴,证明这堂课很成功。素质教育就是追求学生能够提出新的见解,提出新的问题,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还留下许多问题,甚至留下许多老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还要回去查资料才能回答的问题,这堂课就增值了,否则我们的课就是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考试的时候学生把知识回给老师,形成这样一个循环,循环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增值。我认为素质教育是一个增值的过程,是能够让你教的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看法的过程。

我们现在最大的危险是来自“专家”,因为专家评这节课的时候就是按照一般原则,他也不了解学生、不认识学生,也不知道学生怎么样,就看你符不符合这些原则,符合这些原则就是好课,不符合就是不好的课。老师备课的时候就研究怎么顺应专家的需要,有哪些亮点引起专家的关注,这样一来就变成给专家做课了,而实际并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并不一定真正的符合自己这个班级的不同的学生。我建议以后老师说课先说我的学生是什么样的,为了适应这些学生所以我的课程怎么设计的。

课堂文化简单来说,一个和谐的课堂文化可能需要有“三声”、“三话”、“三交”。“三声”是我在一个学校看到的,评价老师一堂课好坏,第一看有没有掌声,第二有没有笑声,第三有没有辩论声,一节好课应该有掌声、笑声、辩论声,掌声有给老师鼓的有给学生鼓的,笑声说明大家很感兴趣,应该有辩论声,我觉得这“三声”不妨作为一个参考的标准,就是老师备课的时候,这一堂课下来,哪些地方虽然学生们没鼓掌但是感觉很兴奋,哪些地方学生们展开辩论了,我觉得这是好的课堂文化。

 “三话”,学生在课堂上讲自己的话、讲真实的话、讲有创见的话。一个英国老师让学生做英文作文,叫“我的母亲”,他回来讲评,全班所有学生的母亲都是那么慈祥、那么可爱,怎么中国学生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其实他的母亲也骂过他、也打过他,没有写真实的母亲,所以我们现在怎么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说真实的话,说有创见的话,即使创见不一定对,但是标新立异的,这样才能有创新精神,所以课堂上能不能有“三话”。不在于老师提问多少,如果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的都不是自己的话、不是真实的话、也不是有创见的话,只是回答老师的标准的答案,那样的话也没有意思。

最后达到“三交”,课堂是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是一个交锋的平台、是一个交融的平台。实际上所有的文化都是在交流、交锋、交融当中发展的,它才能够增值。

所以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就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一种尊重学生、尊重不同意见的环境,这就跟阳光和空气对于万物生长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样,是学生智慧、能力、人格、生长必要的环境跟氛围,所以我想改革最终必须发生在课堂上。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