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开发与研修 >> 小学语文课程 >> 项目动态 >>一位资深小学语文教师的深入剖析:阅读教学走向何方
详细内容

一位资深小学语文教师的深入剖析:阅读教学走向何方

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比如四年级教《蝙蝠和雷达》,如果教完两节课,学生只是知道了蝙蝠是怎样探路的,雷达是怎么发明的,对语文教学来说,有什么效益可言?阅读教学一不小心选错内容,把非本体性内容当成了主要教学内容,就会“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一处修改值得注意,就是把实验稿中的“课程目标”改成了“课程目标与内容”,“阶段目标”也改成了“学段目标与内容”。虽然这部分具体文字改得并不多,但标题上加了“与内容”,就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作了规定,告诉我们每个学段该教什么。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中读出“不教什么”,像蝙蝠怎样探路,雷达怎么发明,并不是阅读教学的内容,它们是阅读教学的“副产品”。

温儒敏教授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中指出,课改以来,多种语文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忽视了梯度以及教学适用度。教材的这种偏至,给一线教学带来一些麻烦。他建议今后教材修订要认真考虑梯度问题,要讲规律,回到语文习得的主线上来。(《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二集》P.25)《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公布后,新的语文教材正在编写,我们相信温教授的建议将会得到体现,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在继续使用原有教材时,需要对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段目标与内容”,选好教学内容。

那么,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教学呢?

一、注重语言积累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也是有规律的。阅读教学固然要让学生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练习朗读,理解课文,但有一个重点不能忽视,那就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而且要从中逐步掌握语言的规律。

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来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就可以明白,所以不必在课文内容上纠缠。细读这篇课文,我们会发现可教学的语言因素不少:

·恰当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如“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在学生体会到这个句子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后,可以迁移运用:课文里还有没这样的句子?如“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整齐而有变化的句式。如:“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个句子可以在学生发现它的规律以后,背诵下来。

·第4自然段用一组富有想象力的句子,铺陈排比。可以让学生拓展想象,用“他的××变成了××”的句式,写一两个盘古倒下后身体变化的句子。

以上这些语言现象,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些语言现象的学习,学生既可以发现和积累一些形象生动的表达方法,又可以体会到盘古的献身精神。

文学语言提供了个性化形象化表达的范例。语文教材以文学作品为范文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并学习独具个性地表达。像林海音的《冬阳童年 骆驼队》,里面就有不少这样的语段: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这样的语段不一定要学生分析和理解它的表达方法,也不必立即模仿,能感受到这样的句子很有韵味就足够了,如果喜欢它们,就可以把它们背下来。这样的句段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可能会变成自己的个性化语言。

二、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虽然具有积累语言、学习表达等多种功能,但它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读懂“这一篇”课文,而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和策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最终实现“不教自能读书”。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最后要做到“自能读书”。就是说,阅读课的目的不是教课文,而是利用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什么阅读能力呢?从《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中摘几条来说明。

第一条,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听三四年级语文课,很少有老师落实这一课程内容。进入五年级,课文教完了,孩子们还是提不出问题。他读课文根本就没想过要提什么问题!

再说第四条,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条老师都在做,但几乎没有人真正落到实处。让孩子初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一个小朋友说几句,没有说到点子上;再换个小朋友,说了一大堆;老师自己概括一下,五分钟,就放过去了。很多老师把这一环节放在一篇课文教学开头,我建议挪到课文教完后,把课文主要内容真正说清楚,甚至要求他写下来。这才算把要求落到实处。

语文课不能只追求好看。“小手如林,对答如流”,课堂很热闹,但阅读能力没真正培养出来,就没意义。

我们国家课程标准对能力的分解比较粗。“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这么一句话,还应分解得细一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课程标准,有很厚的四本:聆听,说话,阅读,写作。每个年级阅读能力细化成十几条。国际儿童阅读素养测试(PIRLS),阅读能力就包括四大类:第一是直接提取信息,就是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词句;第二是直接推论,文章里没有直接说,需根据已有的知识、文中的语句推出来;第三是解释、整合,对文章的信息和观点做出解释;第四是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尤其是第四方面,国际上很重视。

我们一位老师花了两节课时间教《乡下人家》,最后形成一个板书:“长藤 绿叶 瓜架 春雨 竹笋 鲜花 公鸡 母鸡 棚架 小桥 流水 戏鸭”。这个板书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内容分析的过程,老师带着孩子一段一段地读,看看第一段中写了些什么呀?有长藤。还有什么呀?还有绿叶。绿叶长在瓜架上,藤上还结满了瓜……能不能换个思路?可以做以下几件事:第一,默读课文,用词语概括出每一段说的什么,培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二,读完课文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然后用课文中的语句说明理由。第三,朗读课文,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提出问题。比如吃饭都是津津有味地吃,大口大口地吃,哪有“天高地阔地吃”?是不是用词不当?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搞清楚,最后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这就是在教课程内容,在落实课程目标。

我们小学阅读教学,历来都强调学得精细,但在当今时代,多读和快读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阅读是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过程,不是老师教的。有了广阔的知识背景,才能更快、更好地理解文本,做出评价,提出创意,才能厚积薄发,提高写作水平。

三、从阅读学写作

过程和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古诗可以渗透比较阅读的方法。先让小朋友找出这两首诗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个“送”,都是送别诗,送的都是老朋友;烟花三月,客舍青青柳色新,时间也有相同之处。再来看不同,最主要的是去的地方不一样。孟浩然去的是广陵,元二去的是安西。去的地方不一样,导致送别的心情也有差别。《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是“出使”的意思,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包涵着王维对元二的勉励之情。两个人送的方式也不一样。孟浩然大概是去旅游,船越去越远,李白是以目光相送;元二是担负国家重任而去,王维给他敬酒,敬了一碗又一碗,勉励他守住边关,不负朝廷重托。还可以比较看似相似其实很不同的地方,“故人西辞黄鹤楼”中“西辞”其实是往东走,而“西出阳关”倒真的是往西走。这样,就教给了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

我们都希望语文课教得简单一点。比如,教冯骥才小说节选的课文《俗世奇人》,一种教法是提个主问题:“俗世奇人奇在哪里?”然后默读课文发现“奇”的地方。第二种教法,跟孩子说这是一篇小说,小说必须写得有波澜,一波三折,那么这篇小说是怎样一波三折的?让学生画出曹小三对师傅看法的心理曲线,并做简要说明。这就是欣赏故事情节。一节课不要求多,能有一个方向,让孩子有一个收获就可以了。

两种教法,练习题目也不同:第一,读了这个故事,你最佩服谁,简要写出理由。第二,这个故事写得一波三折,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能把意思说清楚,阅读能力就提高了很多。

阅读课做练习,大多是读写结合,小练笔。另一个方向是运用这种阅读方法再读其他文章,但拓展的方向不是人文内涵而是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因课文不同,教学重点也往往不同:有的侧重语言积累和运用,有的侧重阅读能力培养,也有的重在情感熏陶。上上之策,是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几个方面整合起来,但不要“千课一律”“千人一面”。(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教研室)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