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涵共建与发展 >> 学校课改突围 >>老师,请拥有自己的教学作品吧
详细内容

老师,请拥有自己的教学作品吧

提要:

就像作家写了一辈子的文字,总会有一两部自己最满意的著作。教了一辈子的书,甚至教学了一辈子那个年段、那个年级的老师,需要有一两节课能拿得出手的课,一两节教学代表作的精品课。

 

公开课,是中国特有的教学现象。由公开课一词衍生出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评优课、交流课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公开课又派生出优秀课、优质课、精品课、经典课等带有诸多评价色彩的褒义词语。在公开研讨的话语里,誉满赞扬之词的公开课几乎都被称赞为优秀课、优质课,而被赞为精品课、经典课的言语,则较少听到。精品课不可及、经典课不可攀吗?

什么是精品课?如果一节课能连上5遍以上,不成为精品课都难。前提是您要有那个机会。至于这节课能不能成为众人眼里的精品课,还要看当下的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水平以及反思的深度上。

精品课,她是一部令人回味不已的优秀教学作品。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一两节拿得出手的得意教学作品,实在是遗憾。就像作家写了一辈子的文字,总会有一两部自己最满意的著作。《生死疲劳》是一部史诗般的巨著,是莫言获诺奖后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有的人教了一辈子的书,甚至教学了一辈子那个年段、那个年级的课,都没有一两节课能拿得出手,确实有点悲哀啦。

为什么要有两节拿得出手的课呢?因为,那是您所有课的集大成者,反映着您的教学理念,它统摄着您所有课的灵魂,它会让您有课感,促进您的教学向“类”的方向转化,打通您的“任督”二脉,走向教学艺术的王国。有的名师不就是有两节课,且只有两节课可观、可玩、可品的吗?但谁又能否定他的教学水平呢。莫言在一篇谈创作的文章中,这样深情地说:“我近年来的创作,不管作品的艺术水准如何,我个人认为,统领这些作品的核心,是我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是一曲本质是忧悒的,埋葬童年的挽歌。”

有人说看课有三种视角:俯视、平视与仰视。无疑,俯视者认为您的课不如他,他往往会不屑一顾地说:“就这样的课,也是特级教师上的课?”平视者则认为你能这样教我也能这样教,您的课堂设计在他的意料之中;仰视者则完全匍匐在您的课下,他从您的课中读出了新奇、创意,既意想不到,又非常合情合理。如果让他来上这节课无论如何也上不到您那个高度,只有“啧啧”称赞声。那钦佩的眼神分明告诉您,那节课就是您的精品课。那是不是节经典课呢?要有待时间来检验。

有人说,参加全国教学大赛获奖的课就是精品课。经过层层选拔、评比出来的课的确有新意,有亮点,有看点。冒昧地问一下获奖者:这节课是自己的作品吗?假如是自己的得意教学作品,您可以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班级再演绎一回吗?估计很难。假如教学评比在城、乡不同班级进行两轮以上教学赛,估计那获奖的课要重新排排序。君不见,当下在全国大型公开课频频亮相的名师们又有几位是通过大赛赛出来的呢?屈指可数。孙双金先生算是他们当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吧。有的老师,甚至不是科班出身,但他的课照样美轮美奂,因为学生喜欢;有的老师,可能连赛评课的机会都没有过,但不影响他是位名师;有的老师,甚至连特级教师的称号都不曾获得,但他是老师们心中的著名特级教师,响当当的教育名家。

有人说,精品课应该是教师的教学代表作。但,它不一定是您的经典教学作品。被誉为经典教学作品者,我以为,一定遵循了这门学科的学习规律,就语文学科来说,科学地遵循了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

经典课,不是当下吸引眼球的欢闹课,它是镌刻在儿童心坎里的美妙印记,是您的传世教学作品,它宛如经典文学作品,很耐读,且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教者。当下,您可能达不到那个传世的高度,但有自己心底里欣喜的那一两部教学作品应该不难。诚然,不是每个作家都能拥有莫言诺奖的艳羡,但每个作家也不会因无奖而否定、矮化自己的文字作品,因为每个人在那属于自己的创作天地里有得意的文字。作家不是为获奖而活着。同理,不是每个教师都拥有大型舞台展教的机会,但谁也剥夺不了您拥有教学作品的权利,因为,您天天在属于自己的课堂里耕耘着。

有一天,您暮然回首,哪段教学文字,属于自己最得意的文字呢?

 

来源:新傻瓜JiaoYuZaiXian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