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涵共建与发展 >> 学校课改突围 >>梁恕俭: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地活着
详细内容

梁恕俭: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地活着

★ 教育的窄化现象:教育被窄化为教学;教学被扭曲为应试;应试被误导为训练;训练被风干为试卷;试卷被浓缩为分数;分数被错认为质量。

★ 一流的教师创造变化;二流的教师适应变化;三流的教师被动变化;四流的教师顽固不化。

★ 教师常常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信心等问题搁置起来,死盯着效率、效果。事实上:不关注、不激发学生情感,不顾及、不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绝对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负效的。

★ 从当今的课堂教学看,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智慧被挤压了;仍然以分数为主,能力,尤其是创造力被驱赶了;仍然以规范为主,好奇心、想象力、那些看起来“不规范”的表现被斥为“违反纪律”;仍然以消极的接受性学习、机械重复的训练为主,探究、体验、合作等学习方式在被重视后又被边缘化了

★ 学生在校时间中,70%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只要在课堂上呆,哪怕1分钟,就会呼吸到价值观,就会接受影响和渗透。对一个人的发展而言,最终发生作用的,并不是知识,而是价值观,包括在此影响下形成的思维方式。

★ 我国目前课堂文化的现状:

(1)极端应试型(以考试的名义训练、灌输,封闭管理,压制人性需求)

(2)粗暴专制型(以学习的名义——学习高于一切,包括心灵,标准高度一致,抹杀差异性)

(3)知识压迫型(以真理的名义——不容质疑,大量存在,压制创造性)

(4)民主开放型(散见于一些学校,但未成为普遍现象)

最缺乏:民主、宽容、公正、理解、真实。

★ 教师没有真正关注学生:主体缺失;教学没有真正实现互动:没有生成。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

★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 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学习即体验。

★ 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课堂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设计。

★ 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于理念;理念的表现,在于模式;模式的使用,在于教师;教师的水平,在于研究。

★ 现代课堂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 现代课堂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

★ 生活社会、天地万物,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凡是有孩子的地方,所有元素都是课程。

★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素质?所谓素质,就是把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全部忘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们的学校课程,尤其是社会实践课程,应该给孩子们铭记终生的教育,为他们人生的大厦奠定坚实的基础!

★ 读书是为了营造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读书是为生命打好底色,读书是为人生的成长积蓄巨大力量。读书能使人的视野更开阔、心态更阳光、思维更灵动、境界更高远,读书能使学校的文化底蕴越来越丰厚。

★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

★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自由呼吸着书香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金子一样的中学时光应该阅读金子一样的图书。

★ 一篇文章,背熟以后,它的语汇、句式就可以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旦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自然地倾泻于笔端,成章于口头。

★ 学到终极看自主,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教育效果是在情境感受中产生。

★ 教学生3年要为学生30年着想,教学生6年要为学生终生奠基。机械教条、生硬灌输,永远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永远不能在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上留下痕迹,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教育的瑰宝。

★ 考试无处不在,考试是对学习的检验和督促,而不是学习的目标。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违背教育规律。考试是通过知识考人品。

★ 当学生把个体学习资源转型为公众资源时,公众的压力场会变为学习的原动力,使其更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中。

★ 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个性化的困惑和错误理解暴露出来,理解是建立在困惑和错误理解解决基础之上的。

★ 合作不仅是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也是人格修炼的重要内涵。

★ 理想的课堂氛围:状态上生动;关键处激动;节奏上律动。

★ 课堂灵魂: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趣——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活——方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激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风格美、氛围美、感受美。

★ “以学论教,少教多学”,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一样,这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支点。

★ 未来的学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以研究的心态面对人类既有知识和未知世界,开展研究性学习。学习的起点本质上是需要探究的问题,而不是需要记忆的知识。这是学习与训练的本质区别。

★ 一旦走进课堂,就在对世界施加影响。

★ 重天道,行人道,尊学道。明知有道而逆之,罪也!不知其道而行之,悲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地活着。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