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开发与研修 >> 小学语文课程 >> 项目动态 >>训练,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访谈录(节选)
详细内容

训练,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访谈录(节选)

题记:“训练”在1990年前后一度是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词。1992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训练”一词出现近20次。然而进入21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词改换成“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人文感悟”“文本对话”成为热点,而“语文训练”遭边缘化。有人甚至将“语文训练”视作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大加批评,“训练”一词几乎成为语文教学的忌讳。但近年来,训练大有回归之势,课堂上,教师们开始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表达上。

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理解训练?怎样实施训练?记者采访了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授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初教系的吴忠豪教授,重拾“训练”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语文能力只有通过训练形成

记者:上世纪90年代,小语界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然而,到了本世纪初,新课程改革开始,“训练课”观点受到了激烈的批评,我们发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训练”一词几近消亡。但有意思的是,语文教学发展似乎总是在“轮回”,近几来,随着课改实践的日益深化,“训练”再次回归教学研究的视野。

吴忠豪:这个回归是必然的。语文学习不能没有训练。语文是一门以掌握母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因此,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自然重在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会熟练运用语言进行口头的和书面的社会交际。而掌握技能的关键在于训练,这一点学界早有定论。

至于语文训练,叶圣陶先生发表过深刻的见解:“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他还说:“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

记者:批评语文训练的一派观点认为,训练让语文学习变成了繁琐机械、枯燥乏味的纯工具性训练,致使语文的人文性缺失。对于此,您怎么看?

吴忠豪:这样看待语文训练是片面的,语文训练天然地蕴含着人文性。事实上对语文训练提出质疑的人并不否定语文课需要训练,他们质疑的焦点是反对纯技术性的语文训练,或者说是离开了人文性的纯攻击性训练。其实这是一种割裂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二元看法,其要害是将原本就融合为一体的语文课程特性的两个方面人为地对立起来其实,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构成的核心要素。学语文,不仅仅会掌握这个工具,也会同时获得民族文化的浸润。

一些老师为了应试,大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的负担。有人把这种不正常现象形成的原因归咎于语文训练,这完全是错误的。语文课效率不高的归因恰恰是课堂内语文训练的缺失。把宝贵时间都耗费在效率不高的课文思想内容的解读上,导致学生学的知识不会运用,技能训练不到位,学生成绩提不高,教师只能课内损失课外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可见,试图以淡化或取消课堂内的语文训练来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非但不能奏效,反而会使语文教学陷入更深的泥潭。

语文训练也要讲求三个维度

记者:这样看来,今天,我们对“语文训练”的讨论与思考,不是“要不要训练”的问题,而是“怎样训练”的问题。

吴忠豪: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训练也要讲求三个维度。

首先,应当承认,当下语文课盛行的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感悟也是一种语文训练,这应该是语文训练的一个维度。

理解文本内容的训练应该有两个路向:一是通过文字符号理解文本旨意,即课文“说什么”;二是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即课文“怎么说”。但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理解课文内容(亦即“说什么”)当作教学的重点,因此出现了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历史课、常识课等倾向,而“怎么说:被严重忽视了。王尚文先生坚持“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我赞同他的观点。语文课固然要理解文本内容,但是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重点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

如果语文课上经常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即研读课文是怎样把事件表达清楚,把人物描写具体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的语文营养,而且可以对课文的人文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积累语言是语文训练的第二个维度。

反观现代的语文教育,学生语文能力不过关,是否与学生读书少、语言存量不足有关?语言学家克拉申说:“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谁违反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运用文本语言的表达训练是第三个维度。

“理解”是前提,“积累”是基础,然而学语言终极目的是“表达”。因而运用文本语言的表达训练应该成为语文训练的重点。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

概况起来,我的观点是:理解、积累、表达,是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

语文训练的重点是语言表达

记者:“理解、积累、表达是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的提法,对架构新课程下的语文训练整体框架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将有助理清语文训练一直以来在内容和梯度上的模糊含混。那么,在“理解、积累、表达”三者之中,是否有所侧重?

吴忠豪:我认为,语文训练的重点是语言表达语文训练包括三个维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必须依据儿童认识水平和语言学习规律来平衡各年龄段训练重点。

中国古代蒙童时期的语文教育重视多读多背,明显地将语言积累训练放在首位。因为,相对儿童生活中使用的口语,文言是另一种话语系统。因此没有大量文言材料积累的基础,不可能形成文言文语感和写作能力。

而现代语文教育的目标,“语”则是白话文,白话文课文的语言和内容都接近儿童生活,因此读懂文本大意并不困难。这样的课文怎么上?许多教师采用“分析讲解式”或“感悟式”教学。这样的教学不是以读懂文本大义为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对文本背后思想情感的深层次感悟和人文精神的审美体验,而这种感悟体验是没有边际的,并且带有浓厚的文学鉴赏的阅读倾向。这就出现了问题,一部《红楼梦》,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读理解深度不一样,到了暮年再读,又会出现另外一种境界。让年幼的小学生去感悟成年人的“感悟”,不仅是拔苗助长的行为,而且会戗害学生阅读兴趣。传统语文教育阅读经典只是要求“初知大义”,不提倡“博综精读”深层涵义,符合儿童认知特点,而现代白话文教学以深层涵义“理解”为重点的语文训练,相比以“积累”为重点的传统语文训练并没有明显优势,反而使得语文教育水平有所降低,并导致学生“语言不过关”,理所当然地受到教师乃至社会各界的批评和质疑。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表达训练

记者:以“语言表达”为重点,这就要求表达的训练不能仅仅限于口语交际和习作,而应该渗透到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

吴忠豪:当下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读懂文本内容,感悟人文涵义,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表达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提倡语文课以表达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取消语文课的阅读理解训练,而是提倡合理配置课堂内“理解”训练和“表达”训练的比例,增加口头或书面表达活动时间。其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结合课文阅读,设计各种言语表达的话题,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双赢或多赢。

一堂课学生收获的大小,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语言表达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当下的语文教材,表达训练,往往需要老师自己去揣摩、去确定、去添加,这就给表达训练平添诸多障碍但教师如果能够提供语文训练意识,自觉地平衡阅读训练和表达时间,并且坚持不懈地以表达为重点开展教学,那么就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方法,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