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研究院动态 >>校长沙龙:走向学校课程深度变革
详细内容

校长沙龙:走向学校课程深度变革

3月18日,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是个出门游玩的好日子。今天,有的人聚集三五好友尽享周末欢愉,有的人合家出游踏青尽览春日美景,有的人却仍在工作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今天,十几位普通学校的校长牺牲休息时间,共聚北京市团结湖第三中学高中部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深度研讨,致力于交流建设经验,助推学校优质发展。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王凯、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彪等领导受邀欣然出席,表示十分支持学校之间进行学术研讨,希望学校间碰撞出新的教育“火花”,进一步提高朝阳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朝阳教育发展。

合影_副本.jpg

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王凯出席并指导;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彪、基教一科张丽娟老师受邀出席;顺义区杨镇第二中学王玉辉校长、谢岩副校长与北京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俊英校长受邀参加研讨;华师教育研究院院长房涛、副院长刘术红、项目负责人房萍参加活动;朝阳区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三里屯第一中学、团结湖第三中学、高家园中学、十八里店中学、新升小学、柏阳学校、新源里第四小学、和平街中心小学、小武基小学等十所实验学校的校长主任等领导参加活动。

本次沙龙聚焦一所学校如何从课程入手实现个性化成功办学。几位校长就学校课程建设进行主题发言,例如:贾泽毅校长我有一双灵巧手”、王玉辉校长“三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行动”谢岩副校长精准发力 精益求精”、唐伟校长“和悦教育体系建设”等,并随后进行了学校课程建设深度研讨,互相交流建设经验,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王凯_副本.jpg

王凯主任指出,通过交流可以看出几所学校的课程建设结合了学校实际具有内生性;在建设的过程中选择性学习、建设,展现出了学校的价值判断;校长能够积极思考核心素养的跨学科、跨领域落实问题,而且校长上升到教育哲学的高度思考学校建设,更添加了一种教育理性,对学校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的沙龙上校长的交流和学校对课程建设的践行让他感到震撼。但是,校长们还要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做课程?课程有没有边界?有什么功效?应该怎么做?还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做有根的课程,即课程如何落实到课堂中,如何做出学校的课程图谱,如何用课程影响学校教研系统,如何进行评价。而且课程建设要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依托课标、教材形成的那套较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的同时结合实际需要,调整课时,做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教学;学校要思考特色课程对国家课程的反哺问题,自己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否有价值;对学校所处的教育环境、教育基本情况等做出判断,并结合学校实际来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进行课程建设。

主任提出,课程建设是上层建筑,建设追问四个问题:

1.追问办学目标:先提目标,确定要将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存在

2.树立办学理念:办学理念要匹配办学目标,确定自己的教育哲学

3.确定育人目标: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并从中找到要培养学生什么素养

4.制定办学方略:无论从文化、课程、课堂哪里入手,要有整体的办学方略

 

王彪_副本.jpg

王彪主任表示:如何针对就近入学,办好人民家门口的学校,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是朝阳教委一直以来在思考的问题。今天,参加校长沙龙的校长大多都是有热情想干事但是缺乏资源支持的普通学校校长,这种普通学校间的交流研讨更是对办好家门口学校的一次探索。希望各学校领导抓住学习机会,认真思考“走向课程深度变革”的内涵,思考变革什么、怎么变革、深度的标准又是什么,带着思考践行课程建设,做到学中干、干中学。并提出了两条建议:依托项目,树立协同意识,致力共同发展,做到校内协同、家校协同、专家协同、校际协同;形成校内共识,做到课程建设的落地实施,使纸质课程建设文字变为学校课程建设实践和课堂实施。

主任提出短期内学校快速提升的四点思考:

1.目标引领:激发教师士气,同助师生成长,重塑学校形象。

2.问题导向:梳理现状,找出问题,探寻路径。

3.项目推进:凝聚专业资源,系统全面提升。

4.专业支撑:教师在专业领域中,不断“折腾”,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房涛_副本.jpg

房涛院长表示,文化传承课程育人,能够从交流研讨中感受到各位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都在不断提升,能开始从宏观把握学校建设问题,对于学校的课程建设更有信心了。但是,各位校长要结合学校文化、课程实际、学生需求等方面反思建设中的不足,确定下一步的前进路线,使课程建设真正落地学校,更好地服务学生。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