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开发与研修 >> 小学语文课程 >> 联盟名师 >>王炳新:语文课程改革一二三
详细内容

王炳新:语文课程改革一二三

目前,在很多语文教师的心中,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一件比较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许多老师和学校领导眼中,语文的课时不少,但语文是大分值的“小”学科,不值得下很大功夫,即使下了苦功也不一定收到理想的效果。如何改变语文教学的“事倍功半”现象?


一、对语文学科的综合作用需要加深认识

1496219210314852.jpg

语文学习就是学生母语的学习,母语是学生思维的载体,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土壤。母语的书面表现形式——汉字是各个学科知识的基本呈现方式。《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重点阐释了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则更加明确地强调:“教育的基础在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育”。

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其基础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这一个学科。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营养、思维发展的空间、阅读理解的能力、个性心理的涵养,甚至对生活的信心,都来源于母语。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应对考试的基础,因为除了英语之外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考试,都离不开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的文字理解分析能力提高了,学习其它学科就非常容易、顺利,其考试成绩自然就很理想;反之,如果学生的文字理解分析能力低下,学习其它学科就会非常吃力,其考试成绩也一定很差。从这一角度讲,“得语文者得考试”是很有道理的。

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来说,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重要,务必认真地重视起来,抓紧抓好。为了学校今天的生存,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语文,非学好不可。

二、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在于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不得法

1496219286629711.jpg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由来已久。改革,改革,改了30多年,还没有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也没有给“岂非咄咄怪事”一个明确的解答。为什么?是教师不努力?还是语文难学?其实,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课程设置不科学,课堂教学不得法。

其一,“课程标准”大而化之,没有可操作性。“课程标准”虽然规定了“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但是却没有确定与“学段目标与内容”相适应的课程,仅仅给一线老师提供了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让语文教师在“教教材”的老路上转圈圈,直转得学生对母语没有兴趣、老师身心疲惫。

要彻底改革语文教学的现状,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设置与“学段目标与内容”相对应的语文课程——“识字”、“阅读”、“写作(写话、写字)”、“口语(对话、演说)”等四类课程(识字课程的课时比例可以随着年级的升高而缩减,小学中高年级及中学则需要压缩教材课文的讲读课时,给“课外阅读”提供时间);二是把激发和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来研究和落实,彻底丢弃“知识本位”的老一套,让学生喜欢母语,喜欢语文课。

其二,语文课堂教学不得法。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学生的母语水平(口语表达和理解)又相当厚实,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优质资源,应该千方百计地加以充分挖掘、利用。可是,语文教学的实际却恰恰相反,用教师的“一言堂”替代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用一本教材替代了语文学习的其它充满灵性和智慧的课外资源。

就拿目前的“识字”教学来说,大多数老师没有关注“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顾及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记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没有落实“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更没有设置“识字课”,而是不顾“学情”的“随文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结合的立体,学生对字音、字义很早已经在交往中运用,只是没有(还是“可能”)识记“字形”,如果教师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把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字形”与其“音、义”摆布在一块,学生就会发出容易地识记住这个“字形”。

“言语识字,读写萌发”教学法的最大长处,就是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言语(口语)资源,顺应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趋势,以学定教,顺势(学情)而发,因势利导,不但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感情和兴趣。

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喜欢阅读和写作

5.31 06.jpg

读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写作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书面表达,更是语文评价的重要方式。学好语文的秘诀就是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和写作,并且践行多读多写。

一是兴趣引路。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学生既然天然具有阅读的欲望,老师就得设法在课堂上把学生的这种阅读欲望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渐形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次强调“喜欢”、“兴趣”等词语,要求教师重视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勤思考。实际上,“喜欢”、“兴趣”就是“情感”的表现方式。古代教育学著作《学记》中强调“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意为“安心学习,亲近师长,喜欢和师长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也是在突出肯定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阅读过程中包含着感受、体验、理解、领悟等要素,如果没有兴趣,学生就很难坚持下去。

二是多读多写。《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语文应用规律语文的学习需要一个由少到多、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当学生的阅读量、习作(写作)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量”的积累就会引发“质”的变化,并且是跳跃性、跨越式的变化。这如同幼儿学习说话一样,听的多了,练习说的多了,就可以张口说话了,并且越来越连贯、越来越明白、越来越通畅、越来越流利。据《东坡志林》记载,欧阳修回答“怎么写文章”时说道:“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见之。”

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确存在着教师“讲得多,问得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的现象。40分钟一课时,学生读、写的时间不足10分钟,其余的时间被老师的讲解、提问占满了。由于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大都已经理解,问的问题学生可以脱口而出,没有思考的价值,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挤压了学生读、写的时间,而且扼杀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读、写实践少了,输入积累不够,输出练习欠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变成了一句难以落实的口号。

 

语文课堂应该是也可以是让学生浮想联翩、跃跃欲试的地方,只要语文教师善于改变自己,把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密切结合起来,只要教师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因为我相信:语文成绩是学习兴趣的副产品。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