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兵:学校教学领导应该如何观课评课?
课程是立体的,包括教师、学生、教学、教材、课程资源等因素;相对于课程而言,教学是线性的,从课程计划到备课、上课、辅导、测试等,是一个过程;而相对于教学而言,课堂是点状的。学校教学领导要在课程、教学、课堂三方面做文章,其中第一位的应是课堂。那么,学校教学领导应该如何观课评课呢?
一、看专家怎么评
学校教学领导在观课评课时要明确观课评课的目的是什么。评课观课的核心要点在于促进教师发展。因此,评课要回归“原点”。
评价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好课有“五个实”——扎实的课(有意义);充实的课(有效率);丰实的课(有生成性);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这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评价教师: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
二、看学生怎么评
现在,我听完课最喜欢的事就是拉三五个学生坐下来,和任课教师一块聊天。谈到很多问题时,任课教师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真没想到学生会这样想!”这说明,很多教师对学生的预测有的是与实际相吻合的,有些则是相悖的。学校教学领导每学期在一个年级至少要召开一次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一)学生怎么评价课堂:1.掌声;2.笑声;3.辩论声。
(二)学生怎么评价教师:有学生这样评价老师:好老师就是在课堂上显得比平时更漂亮的老师。教师虽然很苦很累,但是,只要走进课堂,他们就应该神采飞扬,并用这种情绪去感染孩子。学生认为教师微笑时是最美的。如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所讲就是很典型的。“察言观色”也应是学校教学领导观课评课的一种方式——孩子们眼睛放光,这堂课就成功了。
三、我怎么评价课堂
关于如何评课,我提出“三看”:第一看目标,第二看过程,第三看效果。
(一)看目标
什么叫看目标?第一,知道教师想干什么;第二,追问教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目标取向,即他的依据在哪里。目标依据来自学生,来自教材,来自教师;第三,继续追问,这样的教学是否有学科特点?如果数学课不是数学课了,语文课不是语文课了,那也成问题。第四,再追问,这堂课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当然,这种评价不是机械的,是需要从总体上去把握、宏观上去衡量的。
(二)看过程
1.关注教材处理:变“教教材”到为“用教材教”。
2.关注教师的语言表达:现在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倾向: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少讲一点,甚至不讲,这样导致了教师语言能力的弱化。教师的语言有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第二境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第三境界: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思也无涯。这是教师语言的最高境界。
3.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我们现在大量使用的所谓“启发式”就是“问答式”。“问答式”其实是有讲究的,但教师们不大注意这个问题,在运用中通常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机械性问答;第二,单一模式;第三,即问即答;第四,在不该设置问题的地方设置问题。
4.关注教师的思维方式: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两种思维方式我们应该综合起来考虑,综合起来运用。
5.关注开放度: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能不能打开一点小小的窗户,增加一点开放度?
6.关注旁例和反例:在理科教学中,教师通常特别重视进行正向迁移。而有经验的教师不但会给学生正相关的例子,而且会给学生旁例、反例。只强调共同性,不强调差异性,那么,学生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学习迁移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共同性和差异性。
(三)看效果
1.关注学生学的效果:教师教的怎么样,往往要看学生学的怎么样。
第一,从认知角度而言,关注学生原来不知道什么,通过这堂知道了什么;学生原来不会什么,今天学会了什么。
第二,从情感角度而言,关注学生原来不喜欢什么,现在喜欢什么。看学生学的怎么样,最好看一看学生们的表情,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是否眼睛都在动,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
2.关注课堂教学的效度:我们关注课堂教学效度,要考虑其即时性的短期效果,即“三高”。第一,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课堂学习讲求效率)。第二,学生的参与度高(学习态度积极,情绪高涨)。第三,学习的幸福度高(学习愉悦、快乐、健康)。
我们关注课堂教学效度,还要整体把握其长期效果,即“三化”。第一,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化。第二,过程与方法的体系化。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性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整体考虑三维目标。理科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第一,求是;第二,质疑。
3.关注新课程理念:看课堂效果,还要看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落实情况。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