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
引用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的一句话,他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他的这句话意味深长,引导作为教师的我们去思考“科学教育的去向何在”。就物理学科本质来说,我们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思维等的树立和培养,它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集中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不难看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加强调教育的生活化。它主张将学习者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去,更好地拉近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从而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链接,为更好地生活服务。
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仍然还要“笔尖科学”吗?如何从落实科学素养的角度实施教学呢?我们在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展了一次“体验探究式”物理学科教研活动,旨在为迷茫于科学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们启发一些教学思路和教研方法。
本校学科教研组长陈金尧老师与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鲍建中老师进行同课异构交流,针对物理中的《电路的分析与应用》开展了一次直截了当的教学思维碰撞。通过他人的课堂反观自身的教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才是交流的价值所在。
课后,鲍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二十三中科学组老师们交流了基于STEM理念的“做中学”教学实践。他主张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科学的方法作指导,学生开展学科探究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学生的亲身经历中,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着探究的曲折、激动人心的创造,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就会在他们的身上生根发芽,逐渐形成科技创新的意识和技能。这里说的“做中学”就要求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通过演示、观察、解释、归纳的实验教学策略,不断地让开发创新实验一次次地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此次活动后,老师们都纷纷对物理实验教学产生浓厚兴趣,不仅可以自制教具,还可以与学生共同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和这样的学习都有强烈的自主性,物理教学的本质其实也就在于此,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更能激发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潜力,做一名满溢职业幸福感的引路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