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课堂活力,笔墨之中显智慧——记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美术学科教师外出听课交流活动
12月16日,由张小兵书记带队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的三位优秀美术教师参加了通州区运河中学美术工作室开展的美术教学课堂展示及互动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的指导教师是北京市美术特级教师李永亮老师。
活动过程中,运河中学的两位美术老师分别上了一节展示课。第一节课是由肖智老师展示的《中国古代人物画》一课。这节课的一大特色是肖老师允许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查阅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并能随时与同伴互相表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借助现代媒体手段,在扩充课堂资料容量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是这堂课带给大家值得探究的思考点。
第二节课是由尚静老师展示的《李可染的山水画》一课。课上,尚老师首先拿出一幅李可染的作品《漓江》给学生们欣赏。然后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此作品的章法布局和笔墨技法,让学生直观了解画家创作的艺术风格。接下来,尚老师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中,同学们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提升了自己欣赏和评述作品的能力,非常具有实践意义。此外,课堂中值得各位老师借鉴的是:尚老师让同学上讲台自己动手拼出一幅带有题款的水墨画,在参与过程中体会画家创作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并让学生谈自身的体会,这样的形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知。
接下来,两位老师就课堂设计思路作了介绍,石油附中的老师们表示从这两节课里发现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同时也就自己关于教学的一些想法和观点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美术特级教师李永亮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一、丰富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快乐地进入课堂学习。二、小组活动的实施,增强了学生彼此间的合作意识,碰撞出更多的思想观点,加深了学生知识点的记忆,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三、应该正确有效地利用“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这种方式,学生当堂查阅资料固然能够更快地了解相关资料,但学生仅仅局限于与手机的交流是没有实效的。老师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法来实现资源共享,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