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与增效”为教学注入新能量
3月1日,开学第二周,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的老师们就进入到了新学期的教研当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化学、体育等学科的十二名老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此外,还有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专家梁恕俭老师、高效课堂中心主任房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副校长魏付坤、丰台分院各学科教研员也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以“减负与增效”为主题,旨在更新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效果。
体育教师陈立立
上午,历史学科柏秀秀老师从创新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果入手,把播放历史资料影片引入到课堂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政治学科徐光荣老师从备课、开发学生资源、平时适当练习和期末优化练习这几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体育学科王俊琪和陈立立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从心理上进行情感减负,转变教学方式,使同学们爱上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魏付坤副校长评价说:“其实,有关于教育教学思想的东西,报纸、网络等都有涉及。但是如果我们单纯的浏览,这些东西并不能真正的进入到我们的心里。只有自己思考,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
梁恕俭老师补充到:“教育是陪伴。在这十五分钟的讲述时间里,老师们所讲的,完全符合我们的高效课堂理念。实际上,老师们只有现身说法,把自己的教学体会说出来,才能对老师的专业成长有真正的帮助,这也是对教研的一种补充。以下是我提出的一点建议:一是老师们应该全员参与,互相取长补短。二是要好好利用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把自己的演讲文字形成一个美文来吸引听众。同时要有一个整体架构,而不是基于一个自己的得意点展开。要做到有效搭配、均匀出力。三是老师的演讲稿要和大家形成共鸣和互动,其中也要不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要详略处理得当。四是老师们对“减负”的研究面应该扩大一些,要明白减量和增趣之间的关系。五是这个活动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成果的一个展现,要避免冗长的例子,且教学框架要立足于整体,要在十五分钟内抓住大家的心理。学校应该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英语教师刘付生
接着,英语组的彭永生和刘付生老师从“减负增效下的英语课堂”这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并深刻分析了学生、学校还有教师志“负”从何来,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语文组的海楠和张焕老师谈了“如何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并举了一系列老师和同学在课堂生活中的生动例子,从这个角度来抓住大家的关注点。
下午,数学组的张馨、钟辉和冯雅静老师从自己的角度谈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并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方法策略供老师们借鉴。化学张戈老师根据实验学科的特点,也谈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化学教师张戈
梁恕俭老师最后总结到:“以往的教学知识都是纵向的,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其实,“减负与增效”的主题只有结合课堂实际,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只要参与进来,体验了这个过程才是一种成长,在互相学习和互相借鉴中我们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丰台分院附属学校的各学科教研员表示:要想达到既要减负也要增效的目标,是有一定困难的。只有仔细研读课标,加强学生们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方法才是长久之计。魏付坤副校长说:“学校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新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因为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的教学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本次教研活动对老师们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高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减负与增效”主题,让老师们深切地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未来的课堂。希望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的课堂更高效,学生的负担更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