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研究成果 >>栾清华:至微至显 善作善成——浅谈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校本课题
详细内容

栾清华:至微至显 善作善成——浅谈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校本课题

一、什么是校本课题研究及其特点

简单说,校本课题研究就是基于学校,研究学校,为了学校。校本课题研究的特点是:小——研究问题小;研究队伍小;研究难度小——灵活,自主性强。实——贴近实际,成果实用。快——周期短,见效快,效率高。

二、为什么要做校本课题

1.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在当今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普通人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就必须不断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是作为促进青少年成长的教师。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极富个性、独特性的生命个体,每位教师都应该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跟上教育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如果不学习,教师就很难胜任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还没有彻底改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新课改倡导的新型教师角色尚未完全形成。苏格拉底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湿柴变成干柴”学生是演员,教师当导演,把课堂还给学生

3.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校本研究对于教师来说是新生事物,基层学校研修活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大力推广校本研究,是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这也是职称晋级的必备条件,是获得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各种荣誉称号的重要砝码。

三、怎样进行校本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九个环节。准备阶段:选定课题、课题论证、申报立项。实施阶段:制定方案、启动开题、实施研究。总结阶段:成果总结、鉴定结题、推广应用。

校本课题的环节包括:选定课题、制订方案、实施研究、成果总结、鉴定结题和推广应用。

(一) 选定课题

简称选题,就是选择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围,明确研究任务,形成研究题目的过程。

第一,选题原则:1.创新性。 2.应用性。 3.科学性。4.可行性。

第二,选题途径:1.直接性问题。2.探索性问题。3.反思性问题。

第三,分析论证:1.考虑有是否具有价值。2.“小而精”,搞得了、搞得好。

第四,确定题目:1.准确、规范、简洁、醒目。2.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注意词。准确、明确、完整、简洁。如,《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

①明确。点明研究范围(学段/年级)。明确研究对象:高中生。说明了研究方向:语文学科。

②准确。突出研究重点(内容/重点)。“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而非笼统的“识字/教学”。

③完整。一般格式为《×××的研究》。如果采用其他的研究方式或方法也可以在题目中点明,如:×××的调查研究;×××的实验研究;

④简洁。提倡运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准确、完整地表述。   

二是注意句。就是要采用表述肯定意思的陈述句。

校本课题的题目不同于文学类文章的标题,可以艺术化、情趣化、意境化,也不同于阶段性成果(如:论文、案例)的标题,可以在体现研究主题的副标题上面加上一个有助于提高阅读兴趣的语言活泼的正标题(诗句+副标题)

课题题目四不能:艺术化;情趣化;意境化、诗意化。

比较规范的校本课题研究题目举例:《高中语文学科优秀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思考 》、《对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的探究 》、《高中数学自助餐式家庭作业设计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实践研究》、《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策略研究》、《高中英语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探究“导学平台”教学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实施》、《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纪律管理策略研究》、《激发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小组合作欲望的研究》、《设计各教学环节的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二)制定方案

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每个备课组或个人要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定研究的课题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参与成员,明细课题研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1.研究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课题组成员必须清楚,有了目标,研究起来才有方向。有了主要任务,才能知道该干什么,才能知道哪些不用做,哪些要略做,哪些要详做,哪些必须得做。有了目标和任务,就能充分认识到研究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2.研究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安排     

总体思路的确定,就是让参与者、研究者明确:由谁安排总的方向,由谁领导和监督,什么阶段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什么时候结题,这样参与研究者就有了清楚的研究思路。研究的具体安排是,我们首先确定周期,在确定周期的范围内确定分几个阶段和在各个阶段内具体做什么。如,课题主持人做什么,成员做什么,资料的整理、记录由谁具体负责等,这些问题都要有明确的计划。因为我们是学校,划分周期和分阶段的时间最好以学期或学年来进行,这样划分有利于研究过程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到位。

3.课题实施的方式方法和措施       

课题研究需要采取什么研究方法,首先要有一定的思路,先确定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因为研究过程是变化的,在研究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研究的情况进行调整,采取一定的措施。总之,要灵活处理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为最终的课题成果服务。

(三)实施研究

1.计划性材料:

立项申请书。立项申报书要符合一定的格式,如,课题名称、申报单位、课题规模、实施地点、课题负责人、时间、主要成员、申报表等。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阐述研究的课题是在什么情况、什么背景下确定的,它的最终价值何在,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课题研究的概念与范围,所处学校的基本情况分析,基本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具体实施步骤、经费的预算及来源,成果的形式等,都要用文字概述出来。

2.过程性材料

1)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2)各类调查问卷、测验试卷及统计分析等。

3.总结性材料

1)阶段总结(中期报告)

2)结题报告和结题鉴定书

3)相关材料:研究论文,研讨课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光盘等相关视频材料等。

(四)成果总结

1.成果特征

1)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

2)发现了教育过程的新事实,提出了新观点和新见解,或对原有的事实做出了新的解释;

3)在实践基础上,对原有教育科研成果提出了新的例证、补充或修正;

4)给教育工作中提供了新方法,或者从实质上改进了原有方法。

2.成果形式

1)报告类: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2)论文类:论述、评述、综述等。

3)著作类:专著、编著等。

4)政策咨询类:政策建议、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等。

5)技术产品类:工具书、教材、资源库、数据库、音像、课件、网络课程、软件、实物模型、学习平台等

3.成果要求

1)科学性(2)创造性(3)规范性(4)可读性。

(五)鉴定结题

1.成果鉴定内容。是否实现课题预定的目标,完成其研究任务。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成果。

2.成果鉴定形式:现场验收、通讯鉴定、会议鉴定。

3.成果鉴定应准备的材料

1)课题研究方案

2)鉴定结题申请表

3)研究报告

4)工作报告

5)成果影响证明材料

4.成果鉴定标准: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应用性。

(六)推广应用

课题成果推广与应用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课题成果的思想、内容、方法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使之转化为教育效益的过程。

1.推广应用的主要内容:成果中的先进教育思想。成果中揭示、总结的科学规律和原则。成果提供的新技术、新方法。成果中体现的科学思维方式。

2.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经验交流会。专题研讨会。成果展览会。书面交流。

四、对校本课题研究的建议

1.定位准确

1)校本课题研究是一种“田园式”应用研究。

2)校本课题研究是一种“草根化”群众研究。

3)校本课题研究是一种“反思性”行动研究。

4)校本课题研究是一种“自助型”工作研究

2.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问题意识。二是研究意识。三是创新意识。四是实证意识。

五、结语

总之,校本课题研究是一种复杂、艰辛而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工作,需要脚踏实地、科学的态度,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协调问题的敏锐头脑,加强具体实施过程管理,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学校、教师、专业、研究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


作者简介:

栾清华,华师教育研究院学科特聘专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河北省模范教师、省骨干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省基础教育专家、省高职评审专家、省教师资格面试官,承德市管优秀专家、市名师、市卓越教师、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政府二等功奖、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市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滦平县管专家;主编及参编五部著作,主持主研国家、省市级课题10项,均已结题并获科研成果奖;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江西师大国家卓越教师计划特聘辅导员。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