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研究成果 >>赵付: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新建校的定位和育人文化研究
详细内容

赵付: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新建校的定位和育人文化研究

本学期笔者在参加第六期河南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3月26日的研学,学员们来到了河南省实验中学。该校致力于打造“科技+学术”型普通高中。我不禁也思考起了我所在学校的定位。学校叫郑州航空港外国语高级中学(简称“港外”),是郑州外国语学校(简称“郑外”)航空港校区。

首先,学校于2023年开始招生,我也从工作了18年的郑外来到了港外担任教育教学负责人。港外属于新建校。新建校的硬件绝对最新,所以特点大多是一个词——先进。尤其我们学校还是单体最大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恒温、恒湿、 恒洁、恒氧、恒静、节能,科技感满格。除了常规教室外,学校还有专门的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舞蹈教室;除了常规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合作建设了国内外一流的劳动技术实验室、创客实验室、数字地理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VR虚拟现实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等高端实验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每月均有一次专家讲座,到目前,清华大学李春文教授、同济大学杜昌升教授、张梦杰副教授、陕西师大任红星副教授、清华大学李文龙博士、许舒翔博士、闫明臣博士、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主任蒋世聪博士、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姜素丽医生、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徐一帆博士、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杨茜主任等顶尖高校的教授、博士,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开展了多场学术报告、讲座,内容涉及人工智能、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让学生在了解最新科技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的同时,还收获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

英语学科现状如何呢?建校一年半的时间,英语学科已经成为学校的领头学科。首先英语学科是小班授课,确保了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足够的锻炼;其次,英语学科教师结构合理,目前我校共有17名英语教师,成熟教师有9人,工作两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有8人,而且他们均毕业于国内名校,如所示:

姓名

毕业院校

学历

**

中国政法大学

硕士

**

南京大学

硕士

**

东南大学

硕士

**

天津大学

硕士

*

四川大学

硕士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

**

西南大学

本科

**

北京师范大学

本科

 

就学科成绩来说:老师中,有32人次获得各级各类比赛奖项,12人次主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2人次论文发表在期刊,2人次出版著作,16人次外出做讲座、主题发言,2人次担任社会兼职。

学生校外获奖:

乔晟芸、王钰瑶、寇豫文、杜河润、杨晨宇、牛艺璇(指导教师:赵付、张茜、彭湘芳、孙秀姿、段俊华、司雨晴、樊昕阳)参加2024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全部荣获“国际理解力特别提名”;

王子豫(指导教师:赵付)的作文发表在2024年第4期《英语街•高考》杂志;

5个学生(何芸钊、谢佳祎、王燧源、偏紫筠、刘怡欣,指导教师:赵付、彭湘芳)设计的“我的校园生活”海报作品发表在2024年第9期《疯狂英语》杂志(全国核心期刊第四版);

陈韵阔、宋昊轩、吴怡萱(指导教师:赵付)分别获得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省级一、二等奖;

吴怡萱、程绍菡(指导教师:赵付、张茜)荣获《学生英语报》杯“全面发展少年自强”中学生英语诵读活动一、二等奖;

杨景润(指导教师:赵付)的作文发表在2025年第1期《英语街•高考》杂志;

张邑硕、翁瑞欣(指导教师:赵付)的作文发表在2025年第1期《疯狂英语》杂志(全国核心期刊第四版);

朱彤、冯良辰、何明冉(指导教师:赵付)的作文发表在2025年第1期《英语街•时文》杂志;

27个学生(陈鹏豫、张邑硕、吴怡萱、崔泽林等等,指导教师:赵付、张茜、彭湘芳等17名英语教师)分别获得第21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省级一等奖;

高铭洋(指导教师:赵付)的作文发表在2025年第2期《英语街•时文》杂志;

沈晔衡、谢昕燃(指导教师:赵付)的作文发表在2025年第2期《教学考试》杂志。

由此,我认为,港外的定位应该是“科技+外语”型普通高中。

4月9日的研学,学员们来到了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该校在广场上矗立了一个巨大的雷锋雕像,而且学校办公楼一楼还有一个雷锋事迹展览馆,很多学校师生来到这里学习雷锋精神,还有学生志愿者为大家讲解展览中的各个物品和图片,真正成为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家园。我认为这样的育人文化很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有的学校是依托古代名人,如孔子;有的学校依托的是近现代名人,如雷锋,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还有周邓班(周恩来、邓颖超班);郑州九中有360创新班(知名校友360公司老总周鸿祎)等。那么我的学校应该创设什么样的育人文化呢?

校园育人文化应该是一个综合工程,既有硬件设施的内容,也有软件暨精神的内容。新建校的硬件设施都是一流的,软件暨精神应该是重点打造的内容。港外是郑外的航空港校区,应该与学校本部有传承,也应该有其独特的创新。港外的育人文化着力打造“一二三四五”,一是育人目标:“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是最终目标,“培养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兼备的高素质预备英才”是具体目标;二是“两个服务”: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三是“三全管理”:全员化管理、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四是“四干精神”:能干、肯干、多干、干好;五是“五字工作方针”:严、细、深、实、快。同时学校校风归纳为“团结 求实 创新 奉献”以及“志存高远 追求卓越”,前面一组是传承郑外,后面一组是港外创新。

港外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书架随处可见:教室后面角落、楼梯角、行政楼一楼大厅后侧的书架有大有小,旁边配备各式可供坐下读书的椅子或凳子,学生走到哪里都能看书,让书成为学生随处可见的伙伴,让书籍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好朋友。学校还不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不但有学生分享读书感受,还有教师推荐读书书目。每一次的读书交流会都是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都会受到所有教师、同学的热烈欢迎。

“青出于蓝”也是港外的校园文化。主要取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港外倡导教师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不管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校内,根据学科性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学科活动,如外语文化艺术节、“志远杯”篮球赛、“校长杯”羽毛球比赛、海报展、思维导图展等等。英语学科还充分发挥了本校教育教学负责人赵付老师的个人资源,通过推荐将港外很多学生的优秀作文及作品发表到了CN刊物上,如《教学考试》《疯狂英语》《英语街•时文》《英语街•高考》《中学生学习报》等。这些举措帮助学生提升了个人效能感,提高了其获得感、自信心,为日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本文系202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强省研究项目《河南省新高考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25JYQS0006)


作者简介:

赵付,华师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郑州外国语学校航空港校区(郑州航空港外国语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负责人;河南省教学标兵,郑州市骨干教师,市中小学师德先进个人、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市学生社团优秀辅导教师;主持、参与课题20余项,发表及获奖论文50余篇;先后荣获郑州市优质课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河南省总决赛冠军,“第五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学术年会暨第十五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优秀课例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