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兰平:创建一所“好玩”的学校——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雄东实验学校办学案例
【案例背景】中关村三小雄安雄东实验学校于2023年9月建校。学校学生大部分为回迁群众和疏解单位子女。办千年之城的千年教育,让雄安教师成为千年教育的开创者,让雄安孩子不仅仅成为千年之城的享用着,更要成为未来之城的建设者。培养受欢迎、有能力、有担当的雄安少年,成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雄东实验学校的追求。我们积极创建一所“好玩儿”的学校,让全校师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培养好玩的老师,开展好玩的三小两会,探寻好玩的雄安故事,在这些好玩的活动中,实现五育并举。
【案例描述】
在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雄东实验学校,是一件幸福的事。在这里,有会说话的围墙;
有会交流的图书;
有会跳舞的步道;
有会议事的学生……
在雁阵精神的引领下雄安雄东实验校实现了人人引领,人人发展。
一、这里有一群上进好玩的年轻人
“这事我来办,此项工作已完成”是工作群常常看到的消息。2024年,学校实现了管理架构2.0版提升。在实验校,每一位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属于每个人、需要每个人、成就每个人”已经在师生心中扎根。校长不在?没关系呀。每天有轮值校长,老师们轮流做代理校长,全面关注学校安全、教学、师生动态。每天傍晚两位老师完成闭环交接。主动捡活干,创意地干活,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常态。于是,常规化的安全教育1530,被师生们创新成孩子甜甜的放学播音,已经被兄弟学校借鉴使用;于是,枯燥的安全教育变成了学校望驾台活泼的飞行棋游戏。
2024年1月,青年教师研修工作站成立啦!学校五层次教研同步推进。(日常教研、骨干引领、特级指导、双师课堂、名家入校。)15位北京一线骨干教师送课雄安,年轻教师争着抢着同课异构;北京三位资深特级教师每周入校手把手指导,老师们自愿排队等待拍砖,拍红了眼眶,擦干眼泪再来。京雄跨区域双师课堂,腾讯会议,视频电话,不断讨论,尝试,一段时间下来,学校办公室经常亮灯到深夜,他们嘴上说着太难了,咱们孩子根本跟不上,扭头就又钻进备课中。课后他们笑嘻嘻,这样上课真有意思!除了千里马成长立交桥,学校还为教师成长搭建高架桥。吴中豪、李明新、班建武等专家入校引领,他们又安静坐在那里,瞳孔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本年度听课指导123节,实现全体教师专业立体化提升。在雄县青年教师赛课中,每节课都各有特色,节节课有亮点,以至于在上交时很难抉择上交哪一节,舍弃哪一节。他们呀,这股进取的风裹挟着我在六年级数学课堂奋力拼搏。
您说,和这样的年轻人在一起,何来倦怠呢?
二、这里有好玩的三小两会(小孩儿说话也管用和家校共育更美好)
课间玩什么?别急,学生们有办法。每月一次的学生议事会中,学生对校园步道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孙校长,可不可以让校园步道美丽一些、好玩一些?6月19日,美术老师发布招募令,面向全校招募步道策划师。于是,63个孩子与多学科老师共同测量、设计、规划,历时5个月零18天(12月6日),步道正式竣工。二楼平台孩子们也不放过,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飞行棋的绘制,让孩子们的娱乐时光浸润了教育意义。校园文化,是在孩子们身上生长出来的,学习就这样在真实的场景中发生。
我的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够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是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学生们可不是这样认为,他们需要责任与担当,培养雄安新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每一个雄安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2024年4月1日,“小孩儿说话也管用”项目学习开始啦!学校组织孩子们走进公园,走进社区,走进雄安人民中间,以孩子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学生完成了《雄东交通标识改进》《操场绿化带保护》《窗户摇杆防撞办法》等一个个小提案。现在已有七个有效提案为雄安规划建设发展贡献儿童的力量。针对高空抛物、垃圾分类等社区问题,孩子们以社区小居民身份录制音频,已经有18条音频在社区反复播放,孩子们以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新区提升的重任。现在,社区已经开始向学校定制音频,孩子们专项录制。这不,4月10日刚刚发布了大风预警,我们的学生又化身社区安全小哨兵,发布大风防范音频。
三、这里有好玩的雄安故事
晨练操场上,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子拉着我的手说:“校长,你认识孙各庄吗?那是一个种树的村,是我的家乡。”另一个孩子走过来,指着新建楼房说:“校长,这楼房就是我的家乡。”我顿生感悟,多年以后,孩子们是否还记得自己原来的家。是否还记得家乡那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无文化不雄安,雄安文化在孩子们中间的传承成了我的牵挂。于是,雄县文化名人开始走进学校,与孩子们一起“寻根.讲述最地道的雄安故事”。历史、名人、美食、民俗等一系列故事在校园流淌,学生听故事,写感受,品美食,做模型,雄安文化正在逐步扎根在孩子们心中,每周五全校师生拎着板凳听故事成了孩子们最期盼的事情,孩子们正在积极准备把故事讲到北京去。
创建一所好玩的学校,以一所学校,推动一座城,以千年大计的心态,走好平凡日子的每一步,让雄安的未来把握在雄安孩子们手中。
【案例反思】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都向往,都能自然成长的地方。
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在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雄东实验学校,真正实现了尊重每个人,属于每个人,成就每个人。师生都能找到主人翁的感觉。
真正的教育是真实的。学校充分把握师生的每一个想法,让师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真知识,习得真技能,养成真品质。
真正的文化是要传承的。无文化传承,没雄安未来。在雄安这座崭新之城崛起的同时,雄安人的文化自信不能丢。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引领雄安少年了解雄安,建设雄安。
学校文化,就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巧妙生成了。
作者简介:
孙兰平,华师教育研究院学科特聘专家,正高级教师,现任教于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雄东实验学校。河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督学、河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师范大学特聘名师;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河北省骨干教师、保定市名师等荣誉106项;业务竞赛获奖70项,教学指导获奖44项,主持参与科研课题13项;受邀到十多个省市讲座40余场,讲课30多节;连续18年获学科优胜奖,涉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四个学科,连续8次获全县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