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涵共建与发展 >> 区域品牌共建 >>课改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取决于途中的坚持——来自“2015全国骨干教师高端教学研讨会”的那些真情实感
详细内容

课改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取决于途中的坚持——来自“2015全国骨干教师高端教学研讨会”的那些真情实感

【2015年8月22日-25日,由华师教育研究院组织召开的“2015全国骨干教师高端教学研讨会”在安徽省太和县第八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聚集了全国多地课改学科专家、课改名师、教研员等,立体呈现智慧的结晶。这是一次推动中小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接地气的品牌行动。

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们收获颇丰,进行了及时地反思与总结,与大家分享!】

 

谁是新课程下最可爱的人

研修班学员付生才(安徽省太和县郭庙乡郭庙中学)

辛苦着,充实着,成长着,感动着,快乐着,幸福着……

天蒙蒙亮,起身起床。匆匆洗漱,急忙上电梯,来到了华源快餐厅。此时餐厅已人头攒动,打饭的长龙缓慢地游动着。看着大家手中的筷子有规律的来回移动,可以猜想到,大家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向目标奔跑。此时的我不由地也加快了吃饭的速度。迎着灿烂的晨光,乘着大巴来到了美丽的太和八中。放眼望去,大家拎着电脑包,赶趟似的急匆匆地直奔研讨主会场。

此时是7:55,各自来到自己的研讨座位上,顺手打开电脑包,彼此没有问好,更没有调侃之言,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平时上课工作了四十五分之后还有十分钟的休息。在这里,既没有各种条条框框和规章制度,更没有惩罚措施,可谓自由自在。但是这里没有一个随意走动的人,而且也不会谈论与研讨会无关的话题。只看到他们有的埋头苦干自己的工作,有的进行辩论讨论,还有的翻阅教材认真研究,似有所思,似有感悟。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几句话:语文二组组长刘芹说,“一上午忘了喝口茶”;紧接着语文四组组长周国新说,“我忘了倒水了。杯子,空的!”他举在空中示意着;还有一处说,“一上午连厕所都没顾上去。”——这种忘我的精神,时刻感动着我。这就是课改。这就是一群追梦人的境界。

梁恕俭老师让各小组组长登台演说自己的设计思路、展示自己的阶段成果,这是半仙过海显神通,人人有精品,个个有亮点,让我茅塞顿开,似有仙人指路。自感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等与他们差之甚远。在他们身上,我找到了课改的动力,行动的方向,汲取了营养,让我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远。已是12:06,大家还在研讨,这是名副其实的“废寝忘食”地忘我工作。让我们看到了课改的希望,看到了教育的美好明天。

整个下午已进入任务攻坚阶段,我们组由于上午分工不够科学,有点窝工。下午在周国新组长的带领下,及时反思,重新分工,速度大有提升。每遇到问题都要进行一番思考与辩论,各自把自己的看法和思想表达出来,融入导学案中。其中我们组有两位老师,一个是来自重庆104中学的张老师,一个是来自河北廊坊的罗老师,真是精益求精,反复雕琢,认真研究,多处对比,力争做出精品、做出尚品。来自阜南的韩老师,虽然年轻,但是从不拈轻怕重,主动挑选任务,默默无闻的做自己的工作,主动质疑的进取精神,感动着我们组的每位组员。

花灯高照,全班同学依然与自己的电脑交流着,聆听着葛维春主任对这一阶段工作的评说,葛主任侃侃而谈,诙谐幽默的语言,道出了语文味的真谛。从导学案的设计思路,目标的设定,学习流程,达标测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令我耳目一新,从思想上得到了洗礼,从自己的专业成长上上了一节真实、实惠的培训课。时间到了20:00,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乘上大巴打道回府。

在橘色的路灯下,迎着皎洁的月光,回到住所。回想这一天,辛苦着,充实着,成长着,感动着,快乐着,幸福着。如果你要让我回答谁是新课程下最可爱的人,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当今的课改人!(2015年8月23夜于华源大酒店)

8月22日第一天结束后——

研修班学员史德清:

参加研讨学习已经第二天了,尽管每天的生活紧张而又忙碌,内心却感到充实和快乐。带着对新课改的热烈追求,来自全国多地的教育同仁汇聚一堂,相互砥砺思想,交流心得体会,共同研讨学习,共同进步成长。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经形成初稿的导学案进行集体的审核与修订。首先,由八位经验丰富的组长给我们展示各组的成果,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然后,语文导学案制作的统一格式形成了,再经过小组内部的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最终完成了一个单元导学案的审核与修订任务。在今天整个研修过程中,我获益匪浅,首先,我明白了导学案编制的几大重要原则问题,便于更好地指引我以后的工作与学习。其次,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要让其充分发挥作用。第三,导学案要不断的修订与完善,不仅在使用之前进行修订,同时也应注重课后对导学案的修改。

研修班学员王贺红:

通过一天紧张的工作,我们语文七组成员各自分工,相互交流,共同研讨,都感到受益匪浅。我从中也提高了认识:

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有“人”。备课时,不仅要备课标、教材,了解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知识编排设计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了解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导学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渗透,使学生懂得如何学。

在编写导学案时,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导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在使用导学案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将新知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讨论、解答、归纳、展示中学会学习、学会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8月23日第二天结束后——

研修班学员崔凯: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现愉快教学,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自己要善于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为自己提供交流的平台,引导每位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要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状况实际间的联系,增强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有兴趣,学得尽兴愉快。

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用多种形式来呈现,并且要尽可能直观,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生活。

四、新课堂改革呼唤着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学生再也不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学习了,而是让学生自立探索、动手动脑,让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能自由的善始善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真实的感受。

高效课堂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每节课上课前,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或者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在讲完课后,老师应该精心设计几道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练笔,如果发现学生错误,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进行典型讲解。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提高。我们累并快乐着。

两天来对导学案编写的大讨论,我觉得导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很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而原来的“满堂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了。好的导学案是我们课堂成功的关键。

研修班学员吴秀萍:

带着一份梦想,带着一份期待,我踏进了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两天的学习给我带来了许多的震撼,还有许多的思考。

震撼:这两天,在语文组我享受到了一份饕餮大餐,一场从没有过的盛宴。昨天上午的自我介绍,下午的小组文化展示;今天上午的导学案成果汇报,下午的导学案审核修订以及葛主任的精彩点评,让我感慨颇多,收获颇多。你看,无论是年过半百的老教师,还是风华正茂的90后,还有人到中年的我们,个个都是激情澎湃、充满了昂扬的斗志,那一刻,让我们忘记了年龄,变成了一群朝气十足的孩子。尽管五音不全,却能亮出并不清脆的喉咙,放声歌唱;尽管舞姿并不优美,却能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在台上大胆展现。这,真的让我震撼了,也充分点燃了我,让胆小自卑的我也敢于站到台前侃侃而谈。

思考:在导学案以及三说修订过程中,我才发现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得精彩。说句实话,接到布置的任务时,由于诸多繁杂琐事,我并没有对每一课导学案及三说精雕细琢,而是草草完工,就交了上去。真的没想那么多,没想到,今天下午的作业检查,在葛主任的火眼金睛之下,在劫难逃了。葛主任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对我们每组导学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让我们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是呀,“达标测评”应该是依“标”而“达”,结果我们的做法,完全“脱标”了,纯粹是为了“达标”而“达标”。语言的表述也不够准确,还有的是对学情没有足够的估计,难度过大,还有的是导学案变成了“习题集”。诸多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8月24日第三天结束后——

研修班学员刘娜:

今天我们英语组对导学案和三说都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针对不同老师的作品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大家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看法,都非常实用。我们英语组的许多老师在英语教学方面都有一定的见解和经验,最让我佩服的是倪丘中学的李彩英老师,她是一位很有想法的老师,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希望能够与她有更多的交流。重庆万盛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粟勇老师,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虽然是第一次做导学案和三说,在这方面基本上是零经验,但他在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思考,遇到不明白的就问。那股认真的劲儿着实很让我敬佩,同时他对英语教学的一些独到的看法也使我受益不浅。城关中心校的乔海云老师,据说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很遗憾到目前还没有跟她有过接触,希望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一睹其风采。

研修班学员纪丹丹:

时光匆匆,时间的缝隙里沉淀的是最真诚的心。从培训以来,感触最深的是每一位老师身上的精神,他们或严于律己,或活力四射,或聪慧过人,每一处都闪现着老师们这个职业的光芒。这些灵魂的工程师们领着最普通的工资,过着最清淡的生活,却在一间教室里将人类最美好的事业坚持到底。如果说医生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那么第二位只能是教师。很多远方而来的朋友们匆匆赶来,几天的时间里,没有过多的休息,没有独自的活动,没有浪费一点时间!有多么辛苦和不适,我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是工作起来却那么认真。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一切是为了我们可爱的孩子,为了教育的良心。从每一页的导学案上我们都能看到一线教师的心血和良心。最后一天就是丰收的日子,相信这份坚持与善良会以每一份导学案为载体传授给每一个学生,撒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传递文明的任务在每一位教师身上。亲爱的同仁们,不管多大风雨,愿我们的灵魂在学生身上延续。

8月25日第四天结束后——

课改走过了15个年头,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取决于途中的坚持!局长、校长、老师们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去,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坚持,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鲜花在前方,我们在路上……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