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研究院动态 >>年度观察 | 2015年课程改革有哪些突破和创新?
详细内容

年度观察 | 2015年课程改革有哪些突破和创新?

如果说,2014年媒体把个别学校课程改革推向了“风口”,那么2015年就是学校课程改革“集体繁荣”的一年。

于是,记者看到,学校不仅打破教材边界,重新整合课程,还打破固定课时,实行大小课、长短课时制;高中生不仅可以选课,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也开始选课;课堂不仅搬到了楼顶、批发市场、田间、公交车站,郊区的学生可以进城游学,城里的学生也可以到郊区学农,实行走班、走校、跨区上课。这一年,数学课改名叫数学活动课、数学展示课,换了名称就换了一种教学方式;这一年,教室的空间被课程理念和协同思维撑大了……

翻阅周刊今年第一期至最近一期的报纸,我们会发现,2015年课程改革呈现了几个特征:校本课程增量发展,传统文化课程回温,综合实践课程走向校外,情感体验课程走红,课程开发本质回归生本。面对热闹的课程改革实践,更需要我们穿越繁荣,直抵课程改革的本源。

从“完整的成长”看学校课程质量

今年9月,记者在佛山参加一个学术沙龙,北京一所代表先锋教育的小学校长分享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语文、数学、英语、戏剧、自然、科学、音乐、舞蹈、体育、社会实践,与那些列出来课程至少十几门的学校相比,这所学校的课程设置显得过于简单。

这再次引发记者的思考,中小学生到底需要多少门课程,课程数量的多或少由什么决定。就这个问题,周刊曾进行过探讨,“不要追着时尚跑,课程设置‘减法化’”才是学校课程开发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得到一个更加明确的回应。而当我看到这所小学的课程设置时,似乎找到了答案。他们的学校课程围绕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发,能够满足学生“完整的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支撑。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丹尼斯•海斯在著作《小学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课程”一词作出了较为宽泛的解读,他认为,儿童在一定环境中做的、看的、听的、感觉的都是课程。也就是说,小学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发展儿童做、听、看、感觉的能力为核心,这正是儿童“完整的成长”的经历。那么,什么样的课程可以发展儿童这样的能力,考量的正是课程设计者认识儿童、研究儿童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专家说研究儿童才是学校的第一大课程,而这第一大课程必须走在课程开发之前。

在这样的理念下设置课程的学校,一定是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放在第一位,课程知识和课程形式只是培养人的手段。因此可以说,判断一所学校课程的质量,就像剥洋葱,剥下课程一层层华丽的外衣,最后剩下的课程精神就是指向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从“改课”障碍看课程整合价值

“改课”被称为学校课程改革“最后的堡垒”。但是并不意味着,攻下这一“堡垒”的学校已经取得了课程改革的成功。

今年12月,记者在铜仁参加活动,一位校长提出,改课后完不成教学进度。显然,这位校长是把这笔账算在了课堂容量大、学生自学能力弱的头上,从来没有反思过学生使用的教材在知识层面是否存在交叉性和重复性。

如果说,课堂意味着怎么学,那么课程则意味着学什么。在学校改革中,学什么往往服务于怎么学。当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学不完、进度慢的阻碍时,就应该回到学什么的问题上反思学的科学性,从而按照年级和学科特点对课程进行整合。

2015年是学校课程整合成果涌现的一年,学科间整合和跨学科整合正在兴起,颇具价值。

课程整合告别碎片化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不能系统化,那么知识对他们而言只能是“知道”。课程整合就是重新建构一种教材与学科的逻辑,让学科之间不再交叉和重复,让学生学得更系统。

课程整合节省出更多课时。整合的本质是压缩,是做减法。通过课程整合,各学科各单元可以节省出相应的课时,不仅不会完不成教学进度,而且能够节省出不少闲暇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

完整的课程改革从来不是课程建构、教材整合这样看得见的改革,它更需要与课程理念相一致的课堂教学来承载课程育人的目标,即自主的、开放的、合作的、创生的课堂形态。落后的学校课程或落后的课堂教学,都是学校改革的短板。

从“第三空间”看未来学习趋势

今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开展的少年宫课程开发的课题研究即将结题。再早些日子,北京市朝阳区共青团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基地接待了400名初中生在房山农业技术职业学院学农。

2014年场馆学习的热潮未退,今年随着高等院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第三空间”与学校协同创课,将综合实践课引向了更为专业的领域。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综合实践课属于类课程,在实践中呈现出不同的“细胞课程”,比如劳动课程、职业体验课程、博物馆课程等。“第三空间”的参与,不再是学校课程的补充,而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从师资到学习资源再到学习场景,向学生提供支持。由此,学生的学习真正从校内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近真实。

未来的学习什么样,没有一个具体的描述,但一定是让学生形成经验的学习,是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是人际互联的学习。推倒陈旧课程思维的围墙,拆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栅栏,重新定义学校和学习的概念,是面向未来学习的趋势。成为“造势者”还是“跟风者”的区别在于,看谁先在趋势面前付诸行动。

凡是美好的课程都最接近教育的本质,不一定五花八门,但一定要具有育人性和社会性;它们是人造的“课程地图”,但却能让游走在其中的学生体验无痕学习的快乐,不让学生对其产生“课程感”;它们让学生成为学校课程的共创者,而非学校课程的消费者。

年末,承上启下的时间点,我们为一年来课程改革出现的成果欣喜,也期待着明年发现更多美好的课程。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文作者:郭瑞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