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研究院动态 >>教育戏剧,为什么会迅速火爆起来?
详细内容

教育戏剧,为什么会迅速火爆起来?

 

摘要

让孩子闭上眼睛,告诉他,现在你就是一个盲人,你要用自己的方式,想办法走出这座楼。可以想象,就在孩子们摸索着走出去的十几分钟,他们对盲人生活、盲人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要超过多少文字的阅读和科学的剖析。因为设身处地,情同此心,心同此理,他有了体验,就有了悲悯,有了同情。这,就是戏剧的力量。

 

最近,教育戏剧好像一下子火了。

这可能跟一个文件有关。2015年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注意,不是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用戏剧、影视课程等多种形式加强美育,要让戏剧进入课程。

但是,我想,教育戏剧火起来,归根结底是跟我们的时代有关——包括国务院出台这个文件,也跟这个时代的发展有关。现在的时代变化太快,未来对人才要求绝对不止简单地学好语文、数学、音体美就行。我们的孩子需要有宽广的视野,有活跃的思维,有独立的思考,有责任心……要有综合全面的素养。这一切都需要有综合的课程体系支撑。近年来,全世界掀起了一股课程整合的热潮。比如,美国从幼儿园贯穿到大学的“STEM”课程,就是典型的工程技术类综合课程。而在各种整合浪潮中,教育戏剧又是最具魅力、最有吸引力、最具综合特点的课程。

教育戏剧是教给孩子们表演的技巧吗?不是的!戏剧课程里当然会有戏剧表演的各种元素,但如果仅仅是学表演,相当一部分没有表演天赋的孩子就会被拒之门外,这个课程对他们就没有意义。戏剧课程是其他学科的辅助吗?语文编个课本剧,科学搞一个模拟的情境探索——戏剧只是辅助,我想,也不仅仅是这样。今天,人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教育戏剧,是因为它是以戏剧为手段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教育价值的综合性课程。

英国著名教育戏剧专家布莱恩举过一个例子:怎样让孩子理解“盲人”这个词?语文课上,我们查字典,给孩子解释字义,最终孩子知道,盲人就是那些看不见东西的人。科学课,我们可能会研究人眼失明的生理机制。也就是说,语文给孩子的是一个干巴巴的字义,科学给孩子的是冷冰冰的严酷现实。而戏剧呢?布莱恩说:让孩子闭上眼睛,告诉他,现在你就是一个盲人,你要用自己的方式,想办法走出这座楼。可以想象,就在孩子们摸索着走出去的十几分钟,他们对盲人生活、盲人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要超过多少文字的阅读和科学的剖析。因为设身处地,情同此心,心同此理,他有了体验,就有了悲悯,有了同情。这,就是戏剧的力量。

再来看一个著名的故事:维多利亚女王是怎样敲开丈夫房门的。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冷落了自己的丈夫,丈夫非常生气,自己回屋了。女王送走客人,回到卧室敲门,里面问:谁?女王傲然回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女王很生气地在门口踱了一圈,再次回来敲门,房间里依然问:谁?女王和气地说:我是维多利亚。门还是没有开。女王想了想,压了压情绪,第三次敲门,里面问:谁?女王温柔地说:我是你的妻子。这次,门打开了。

如果用语文的方式来教这个小故事,我们顶多问孩子:想一想,怎么读出这种语气,怎么读出这种表情,怎么读出这个情绪?但在戏剧里,孩子要想象,丈夫第一次问“谁”,他是什么语气,他是什么表情,他在屋里会有什么动作,该怎么表演。女王呢,三次敲门,她的体态、她的表情又分别是怎样的?……让孩子全身心地去模拟,去再现那个场景。你会发现,在这里,孩子不再是简单地通过阅读去学习了,他是在全脑全身全方位地学习,这是一种深度的基于情感体验的学习。这样,他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就和单纯分析文本完全不一样了。换位思考,同理心,这些元素就自然渗透进孩子的生命里了。

通过这两则案例,我们可以提取出有关教育戏剧的六个关健词:想象与创造、同理心培养、宣泄和解压、合作与沟通、建立自信、培养艺术气质。著名作家王尔德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是让他们愉悦,一个人在愉悦的状态下,才能接受各种各样的规范和教育。毫无疑问,戏剧就是令孩子最愉悦的学习方式。(本文作者:李振村,系《当代教育家》杂志主编、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

来源:《当代教育家》2015年第12期“卷首”栏目

客服中心
华师教育研究院微信